炒股配资技巧 着力聚焦“七个全面”服务地方经济发展
发布日期:2024-08-10 14:24    点击次数:187

  殷习飞

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,离不开高质量金融服务的有力支持。江苏洪泽农商银行坚定“做更懂洪泽水土的湖畔银行”战略定力,充分发挥本土金融机构在资金、渠道、服务上的相对优势,不断优化信贷投放,全力支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,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  全面推进战略对接,提升金融支撑综合能力

  打造“四个一”工程,全面开发农村市场。“客户经理每周至少走访一个村民小组,支行行长每月至少走访调研一个村居‘两委’,机关部室每月至少走访调研一次挂钩支行,党委班子成员每人每月至少下乡开展一次走访调研”是洪泽农商银行“四个一”工程的主要内容,目的是通过深入细致的走访工作,及时掌握每户家庭资产情况、负债情况、外出务工、创业情况等详细信息,更新“整村授信”数据库,确保授信服务全覆盖。同时摸透各村的特色产业及经济形态,充分了解村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农业项目的发展情况,建立信息台账并描绘出各支行服务区的“经济地图”,进一步健全农村市场金融服务体系。

  实施“三项对接”举措,牢牢掌握优质资源。客户经理全面对接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客户,包括但不限于乡村小微企业(个体工商户)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脱贫人口等群体,充分发掘信贷需求;支行行长全面对接各村居党群服务中心,与村居“两委”达成深度合作,通过党支部结对共建、选派客户经理作为“金融村官”驻村办公等方式,提升金融服务效率;领导班子全面对接区农业农村局、文旅局、食品产业园及各镇政府(街道办事处)等单位,运用党建结对等方式达成深度合作,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搭建桥梁。通过开展“三项对接”措施,压实责任,协调联动,切实提升金融服务能力,提高金融服务效率。

  全面开展业务营销,加大支农支小服务力度

  精准匹配农户,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。一是支持粮食稳产增效,信贷资金池全面“开闸放水”,充分“灌溉”洪泽区45.5万亩优质稻米基地,稳定粮食耕种面积,提升粮食产能。二是支持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,重点扶持生猪、肉羊、家禽、蔬菜、水产品等主要农副产品种养行业,助力中小农户向适度规模、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转变。精准匹配种养户客群,制定走访活动,“金融村官”驻村办公期间充分开展金融服务,走遍田间地头,确保支农信贷产品“家喻户晓”。

  大力扶持小微,提升农村经济活跃度。一是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,支持散户适度扩大经营规模,成立家庭农场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农业企业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。二是培植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。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,培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。三是保障农村个体工商户经营的可持续性,支持农村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,配套推广特色信贷产品,加大对小微企业客户信贷投放力度。

  发展绿色金融,推动美丽乡村建设。一是强化乡村生态建设,主动对接农村河道疏浚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农村旱厕改造等生态建设项目施工方,推动“中标贷”等新产品有效落地,加速推进农村生态建设进程。二是有序推进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,紧密对接乡镇(街道)相关组织机构,及时获取最新农村拆迁安置项目,实施“农居乐”贷款“整村授信”,充分支持所有农民走入新家。三是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产业,对接区文旅局,获取乡村旅游项目名册,以“乡旅E贷”为着力点,重点关注以“两湖两线”为重点线路开展的渔家风情、河工文化、农耕体验游,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康养产业蓬勃发展。

  全面实施政策宣传,维护农村良好金融环境

  多元化宣传,广泛普及金融知识。着重宣传防电信诈骗、防非法集资、防“套路贷”、反洗钱、反假币等金融知识。深入开展“金融知识送下乡”“普惠金融宣传月”和加强信用意识等有针对性的公众教育宣传活动,为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。着力培育农村居民金融知识和理财意识,提高居民资金管理能力,提高自助机具和手机银行使用率,加速农村金融智能化。

  顾问式融入,及时发布政策信息。充分利用农商银行人缘、地缘的优势,和村组干部搞好关系,发挥“金融顾问”的重要作用,建立村组社会化营销人员联络图谱,并积极加入各包片村组的微信群,充分利用好微信群及朋友圈,及时将最新服务政策及产品信息告知每一户居民,打通金融信息传送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全面巩固脱贫成果,铺设富民强村小康之路

  认真领会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新政策精神,根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新政策要点,及时修订相关制度文件,保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的贯彻落实。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宣传力度,将低收入农户以及边缘易致贫户名单导入精准营销平台,组织支行开展100%全覆盖走访活动,通过逐户走访,逐户建档,了解脱贫农户和低收入农户的增收项目和资金需求,在政策范围内予以充分支持。

  全面开拓金融创新,激发乡村振兴金融效能

  深化金融改革,强化产品创新。一是机制创新,通过调整考核政策,提高乡村振兴不良贷款容忍度,建立推行尽职免责制度,激发基层网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。二是产品创新,坚持以市场为导向、以需求为基础,先后设计推出了“农居乐”“农机贷”“合家欢”“绿色农产品贷”等近20款低成本、易推广的信贷产品,形成了具有洪泽特色的乡村振兴系列贷款产品。三是推动产业链融资和品牌融资进程,深入挖掘区域内产业链数量,调研产业链现状,开发产业链贷款产品。

  签署战略合作,开启政银合作。一是深度融入政府基层治理体系,如加大与区财政局、农业农村局、生态环境局、发改委、工信局、科技局、供销合作社、洪泽食品科技产业园管理委员会、各乡镇(村)等单位及部门对接力度,争取各类政策资源,寻求合作先机,不断拓展合作领域,让金融合作的触角进一步延伸,形成集聚扩展效应。二是持续跟踪洪泽区各村(社区)五年发展规划,对已对接项目开展“回头看”,同时积极对接新项目,通过金融有效支持,提升村集体“带富”能力。

  全面推广普惠金融,打造湖畔金融服务品牌

  完善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,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。进一步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,在提供存取款、零币兑换、惠农补贴支取等服务的基础上,充分发挥“政策宣贯者”和“社会营销人”的作用,着重宣传最新政策与产品,收集服务范围内的信贷业务需求,包片客户经理负责普惠金融服务点的日常管理,及时整理、汇总收集到的信息,有的放矢开展金融支持,着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点的服务能力和服务环境。

  拓展电子渠道业务,推进数字乡村建设。一是持续推广收银宝、融合POS等新型线上结算设备,提升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水平。二是提高社会保障卡的普及率,鼓励农民采用社会保障卡进行交易结算,切实解决农村居民支付结算难题。

  全面强化风险管理,夯实乡村振兴金融根基

  加强全流程风险防控,前瞻性防范增量风险。对各类涉农金融创新产品进行事前风险评估,提前制定风险防范预案。深入研究农业农村生产特点,系统性评估农产品价格变动等因素对信贷风险的影响,准确测算农机设备升级、技术改造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金流状况。严格落实贷款发放条件,加强对涉农贷款资金流向的监测管理,避免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等非农领域,前瞻性地做好涉农信贷风险防控。

  加速不良资产处置,有序化解存量风险。针对信用风险问题,需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手段,加快对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形成的不良资产的处置进度。对于大额不良贷款实行名单制管理,“一户一策”,精准化解。对于一般贷款,灵活运用转续贷、借新还旧、重组、核销等多种政策手段进行化解。

  (作者系江苏洪泽农商银行党委书记、董事长)炒股配资技巧